今年,該市加強經濟運行調度,每月召開一次市委常委擴大會議,分析經濟形勢及研究解決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和問題。建立重大項目、大宜城建設、投融資等定期調度會制度,對各項任務“列單銷號”,逐項抓落實。市里還組織第二批選派干部進駐1000家中小微企業,為企業解決發展難題。
全力優化發展環境。在基本建成省內市級行政審批項目最少、辦事時間最短、費用最低的“三最”城市基礎上,推進審批項目再精簡、收費標準再降低、辦事時限再壓縮,其中行政審批項目將再精簡30%;特別是近期又出臺了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圖,所有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承諾時限不超過30個工作日。
出臺實體經濟扶持政策。該市出臺并修訂完善了工業經濟、現代服務業、現代農業、自主創新等系列經濟扶持政策,設立5億元專項獎扶資金。目前,僅工業經濟就兌現獎扶資金近3億元,惠及近千個企業和項目。該市還大力幫助企業拓展融資渠道,政府每兩個月組織一次銀企對接活動。截至4月末,全市各項貸款余額1169億元,總量全省第3、增量全省第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