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,此次任務不同于傳統航天發射模式,采用商業發射合同組織形式,按市場行為運作,具有組織模式新、準備時間短等特點,標志著中國航天科工四院在中國商業航天領域邁出新步伐。
此次商業發射任務所采用的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,是在快舟一號火箭基礎上適應性改進的一型低成本、高可靠性的通用型運載火箭,采用國際通用接口,主要為300kg級低軌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,具有發射成本低、飛行可靠性高、入軌精度高、準備周期短、保障條件少等特點??熘垡惶柤淄ㄓ眯瓦\載火箭系統主要由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、地面發射系統以及相關配套設備組成。
相對于此前的發射任務,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采用水平總裝、水平測試、水平運輸的“三平測發模式”,有效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;由移動發射車在普通硬實地面實施發射,不需要復雜的發射塔架,簡化了發射保障設施;火箭具有先進末級,可同時保證多軌道發射能力和高精度入軌姿態,滿足一箭多星用戶的快速發射和部署需求。
為向全球范圍內小衛星及微小衛星客戶提供更新、更好的“一站式”客戶體驗,中國航天科工四院開創了互聯網時代下商業航天發射服務的“快舟”模式———采用技術創新、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“三創新”理念,著力“結構與功能一體化、系統與分系統集成化、硬件與軟件相互滲透化”“新三化”設計,采用標準化思維,引入民營企業高效、靈活的經驗及技術。
航天科工通過開放合作,廣泛吸納社會資本、市場參與,火箭從研發到發射服務全流程,精簡流通環節,打造了開放的環境,運載火箭的可靠性和性價比獲得綜合提升,實現了2016年4月24日簽訂發射服務合同,8個半月發射任務的“快舟”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