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方案》針對我國農機裝備產品品種不全、品質不高、中高端產品供給不足、關鍵零部件受制于人、共性技術研究基礎薄弱、農機農藝結合不緊密等五大問題,提出了未來10年我國農機裝備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、行動目標、重點任務、保障措施。
《方案》提出,2020年我國農機裝備品種達到5000種左右;關鍵零部件自給率達到50%左右;重點農機產品可靠性較“十二五”提升50%以上;在重點主機產品、關鍵零部件領域分別形成2-3個知名品牌;全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8%。2025年我國農機裝備品種達到7000種左右;關鍵零部件自給率達到70%以上;重點農機產品可靠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;形成3-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農機行業領軍企業;全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%以上。
《方案》圍繞實施農機科技進步與創新、關鍵零部件發展、產品可靠性提升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、農機農藝融合等五大專項,實現農機裝備制造能力提升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戰略目標。